走進西北陶業“東窗口” 陜西成國內陶企新戰場
陜西居中國版圖心臟地帶,常住人口超過3700萬,境內陶瓷原料如耐火粘土、高嶺土、長石等儲量豐富。近年來,國家基本建設政策向中西部傾斜,西北大開發戰略實施。陜西作為西北地區的“東窗口”,其陶瓷市場雖起步較晚但發展較快,引起國內陶企的重視。亦因此成為新之聯展覽公司宣傳“2015廣州陶瓷工業展”重點關注的區域。
受西部開發的帶動,西北陶瓷產業迎來歷史性發展機遇,陜西可謂是西北陶業發展代表。近兩三年來,南方陶瓷產業正轉向中西部,國內陶企有如千帆競發,開始爭奪以陜西為首的西北市場。
11月7-10日,以開拓西部市場為名的“2014中國西部國際陶瓷衛浴展覽會”在西安舉辦,今年為第二屆。看點之一是陶城報首次加盟成為主辦方,展前宣傳聲勢浩大。從展會現場看,展覽面積約六七千平方米,約70家企業參展,其中華南及華東企業占70%以上。展品包括建筑陶瓷、衛生陶瓷、藝術陶瓷等,甚至還有兩三家陶瓷設備和工具企業參展。有主辦方成員就展會規模等多方面坦言“不甚滿意”。但筆者認為,隨著西部市場的發展,西部陶瓷衛浴展日后的發展亦不容忽視。
據了解,集中在陜西省內的四大陶瓷基地分別為:寶雞市千陽縣、渭南市富平縣、咸陽市三原縣和銅川市。2014年陜西產區瓷磚日總產能80.5萬平方米。其中,瓷片占**主流,約占生產線總數的 1/3。全省目前已建陶瓷生產線48條,規劃待建7條。可拓空間巨大,市場遠未飽和,誘惑力不小。
新之聯展覽公司招商團隊在走訪參展企業時,從廣東奔朗新材料四川分公司副總經理向剛強處了解到,目前陜西陶瓷磚企業約有五六十家,以中低端產品為主,主要供給本地消費,品牌擴張意識不強。這一點從本屆西陶會僅有三五家本地企業參展即可見一斑。
從陜西華達陶瓷、一諾陶瓷等幾家本地企業負責人處獲悉,近年新設備、新技術在陜西陶瓷企業中得到廣泛應用,寬體窯已不鮮見,陶瓷企業上線噴墨機已達29臺。可以預見,以瓷片生產為主的西部陶企對于新設備與新技術的需求將與日俱增。2013年9月,**主席在訪問哈薩克斯坦時提出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可見西部陶業正進入政策的春天,值得所有陶業人士給予關注。廣州陶瓷工業展作為世界**大陶瓷工業技術裝備展,正是西部陶企“強身健體”,謀求昌盛發展的大平臺。
廣東新之聯展覽服務公司
地址:廣東廣州市越秀東風中路 技術支持:成都九正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