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營產品:ffffffffffff
從9月份開始到現在,幾乎每隔一兩天就飛一個不同的城市,早上醒來,常常有點“夢里不知身是客”的感覺。**夸張的,是三天之內從北京到福建,從福建到東北,從東北到廣東,行程超過7200公里,行李箱里也是冬裝夏裝齊備,有時候連換什么衣服都有點恍惚。結果那天從廣東回北京時,上機穿的是短袖,一路上都在看一本書也忘了加衣,結果下了飛機才感覺到有點冷得發抖,一看溫度是1度!只好裝作不理會旁人怪異的目光,心里自我安慰道--年輕!身體好!沒事。。。。。。
所以,那天在創業家雜志社牛文文同志舉辦的“中國創業家年會”上,聽到禹敏洪的發言時頗有感慨。他的發言是關于身份選擇的問題,究竟是作一個創業者好,還是作一名創業家好。面對這兩個只有一字之差的詞組,我在下面作拆字游戲,暗暗發笑:創業者,者字,土加日,寓意就是每日都在吃土啊,在土里勞碌度日;家,屋下有豬,已是小康生活水準了,至少溫飽問題是不用發愁的了,干起事來當然感覺不同。
這二者之間,真的是大有玄機,境界端的是大不同啊。一字之差,卻將創業不同階段的辛勞、苦楚、壓力和彷徨,完全展示了出來。所以,我們看創業者階段,大多勞心勞力,費神費勁,無論你是誰都難逃此劫。比如說即使原SOHU總編輯李善友同志,他的創業心得大多是這樣的落差---從原來萬人之上一個之下的高管,到后來自已在農村民房里開始辦酷6網,事事親作,大小都忙,方感覺創業與守業原來是冰火兩重天!
而那些以創業為已任的同志呢,顯然已經到了以苦為樂,以業為家的新階段了,他們善于折騰,喜歡折騰,比如紅杉的沈南鵬,比如漢庭酒店的CEO季琦,比如巨人的史玉柱,比如千橡的陳一舟,他們就是這樣生活的,以不斷折騰為樂,原因就在于沒有了生存線上的壓力,手中有了糧草,活得當然就滋潤多了。
所以,前天在河北吃**的驢肉時,我和我的幾位同事們也有了同樣的感嘆。馬、驢、騾,看起來都差不多的東西,命運差別咋這么大咧?深究之下,其實大有深意。在外瀟灑的當然是馬,但一旦被關在家里了,馬一入戶,就成了每天打圈的“驢”了,而馬驢相交這樣的“基因改造”手術,本來就是取其二者之長,好讓這家伙變得更有耐力、更經折騰,所以是馬加累,成了“騾”啊!
聰明的中國人,好象早就看透了人生百味、命運百態,而將這些玄妙藏弄于文字之間。年輕時不懂,但凡經歷得多了,再回頭來看,這等體會就尤其深刻。
fffffffffffffffffffff
地址:ffffffffffffff 技術支持:成都九正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