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虹橋家具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左伯良
本報訊 記者杜順美 胡名波 報道:5月中旬,虹橋家具董事總經理左伯良攜多家原料供應商,遠赴德國科隆,參加歐洲**大型**專業的家具材料展——2009年科隆國際家具生產及室內裝飾展覽會。近日,記者專訪了凱旋歸來的左伯良總經理。
生產過程中的環保觀
之所以會選擇與供應商共同出征科隆,左伯良總經理說,是基于企業生產過程上的環保觀。他告訴記者,目前國內有太多企業僅僅是在原材料上注重環保,然而,更大的污染是來自生產過程中的污染。為何一些原材料質量監控嚴格的產品,生產出來卻成了一些污染成分過高的產品?很大原因就在于生產過程中不注重細節。
參觀完科隆展之后,左伯良**大的感受,就是國外家具材料的創新,是國內不可及的。尤其是國外在環保上注重的細節,例如,用碎木材壓制出來的坐板、類似蠟皮的塑膠,都是對原材料的循環利用。 左伯良認為:“好的產品需要好的技術,好的技術離不開好的材料。”為此,虹橋并不僅是一個制造企業,而是一個生產鏈環節上的瞭望者。他時刻關注著生產上的各個環節,嚴把生產制造關。
據悉,2009年的虹橋,將對工廠設備、檢驗檢測、人才培養、企業管理、生產規模等方面加大投入的力度,全面提升產品質量。在虹橋迅猛發展的十年內,成就了一個椅業王國的神話,無疑,注重生產過程的環保觀,從整個生產的環節分析環保的概念,無形中成就了這個神話。
設計堅持經典
在辦公家具行業,很多設計都很類似,如一張椅子,普遍都能做到活動的扶手、枕頭、靠背。虹橋的設計,也都是按照人性化的設計,遵循人工力學的原理。“國外不追求新的東西,反而越經典的,越是堅持下來了。”當左伯良被問及國外家具展對他的設計理念有何啟發時,他表示,越是經典的東西,外國人越會延續下來。
目前,國內很多家具企業,在追求創新的同時,忽略了產品文化的延續性。“翻天覆地的改變,不是創新,而是創造,但是家具行業不需要太多的創造。因為家具行業是一個有文化氛圍的行業,我們的文化并不能在某個環節斷裂。斷裂了的文化,是變味了的行業。堅持就是不斷地完善原來的東西。”左伯良說。
據記者了解,在外國,五六十年前的設計也依然受歡迎,是因為這些設計真正從消費者的需求出發,并且把設計品牌化,堅持品牌該堅持的,中國的產品也應該堅守品牌的延續性。而虹橋的設計理念,不一定要把很多新穎的設計運用到每個新款式上,關鍵是要做一些適合市場消費的產品。“因為我們不是追求非常高檔的東西,所以,今年虹橋針對客戶開發一些適合消費者的產品,也是從椅子本身出發。”虹橋的理念,是要做椅業的專家,專注于一個產品的開發。為此,虹橋堅持經典的設計,也是品牌塑造的良方。
核心能力的培養
“我們經常在思考這樣幾個問題,我們的核心能力在哪,我們的產品用在哪,市場空間有多大,市場份額能做到多大。”左伯良說。
據左伯良介紹,在歐洲國家,做轉椅很講究品牌,而國內市場上更多的價格戰與抄襲仿冒,一些樣子差不多的產品,但由于偷梁換柱,品質很難保證。“這就是為什么國內的產品比起歐洲的產品在價格上有競爭力,但在其市場上,同一個差不多款式的產品,歐洲的比中國的起碼貴10倍。因此,中國的產品要提高競爭力,需要在材料與配件產業上加強配套與品質控制。”左伯良強調道。
顯然,對于一個企業來說,怎樣才能使產品適銷對路,是生產設計的前提。2009年,虹橋盡顯一個負責任企業的該有的作風。據了解,虹橋今年的營銷政策,將堅持“國際化產品,中國化價格的原則”。虹橋為幫助合作伙伴應對金融危機,設計了高性價比的產品,這是他們今年力推的計劃。
國內一直都傾向于設計性價比高的產品,虹橋也堅持這個原則,在今年年底會推出一系列性價比高的產品。這些產品是從高端產品的基礎上,運用一些大眾化的材料,從成本上控制價格,但是,在硬件配置上,與高端產品是一樣的,只是從附件,像表面運用的材料等上面降低成本,為合作伙伴爭取更大的利潤空間。這也是虹橋幫助合作伙伴走出金融危機的實際行動。
“我們有成本上的優勢,而且是非常明顯的優勢,這樣,我們的產品一定可以做到國際化的產品,中國化的價格。因為這樣給了合作伙伴很多的空間與平臺,所以,競爭力永遠都會存在。”左伯良說。 我們可以看到,虹橋的很多做法,都引導了五金轉椅業的發展。因為他們專注于產品的質量,專注于可以為消費者帶來價值。不論在產品的安全性、舒適性,還是在性價比、人性化方面,虹橋都充當了全球五金轉椅領跑者的角色。
//www.hqff.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