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光的本質是一種電磁波,能夠引起視覺的光叫可見光,其波長范圍約在“紅光的0.77
微米到紫光的0.39微米之間”不能引起視覺的光為不可見光。可見光與不可見光的差別在于波長。
◆顯色指數:太陽光和白熾燈均輻射連續光譜,在可見光的波長范圍內,包括紅、橙、黃、綠、青、藍、紫等各種光色。物體在太陽光和白熾燈的照射下,顯示出它的真實顏色,但當物體在非連續光譜氣體放電燈的照射下,顏色就會有不同程度的失真。我們把光源對物體真實顏色的呈現程度稱為光源的顯色性。以標準光源為準,將其顯色性定為100,其余光源的顯色指數均低于100。顯色指數用Ra表示,Ra越大,光源的顯色性越好。
◆色溫:當光源所發出的光的顏色與黑體在某一溫度下輻射的顏色相同時,黑體的溫度就為該光源的色溫,用**溫度K(kelvim)表示。色溫在3300K以下的光源,顏色偏紅,給人一種溫暖的感覺。色溫超過5300K時,顏色偏藍,給人一種清冷的感覺。通常氣溫較高的地區,人們多采用色溫高4000K的光源,而氣溫較低的地區則多采用4000K以下的光源。6400K為標準白光,2700K為標準黃光,3200K以下適用于精品店、廚窗、商業空間;3000K-5000K適用于商業空間、家庭等一般照明;5000K以上適用于廣場照明、辦公室、工廠、醫院、學校系列空間。
◆三基色:稀土金屬材料熒光粉三種基色為紅、綠、藍,即稀土金屬材料在此外線照射下呈
三種基本色,再按比例混和成各種顏色的可見光。
◆功率因素:轉化為光能的功率與電器自身所消耗的功率之比,電器因本身有復雜的電子元
件,在工作過程中也會消耗部分電能,故真正得到的光能少于消耗的電能。
◆頻閃:由于交流電的電流強度會發生周期性的強弱變化,當燈點亮后燈光強度亦會隨著電
流強弱變化而變化,而人眼的視覺有一個暫留效應(時間約為0.1秒)。當燈光的這種忽強忽弱頻率較小時,人眼就能感覺到這種變化,稱之為頻閃。在有頻閃的燈光下,人眼睛容易疲勞,除了影響工作外也容易產生眼病變。
◆眩光:由于光的亮度分布不適當或者亮度變化太大所產生的刺眼效應。它可分直射眩光和
反射眩光。
◆光效:光源所發出的總光通量與該光源所消耗的電功率(瓦)的比值,稱之為該光源的光
效。單位:流明/瓦(lm/w)。
◆光通量:光源在單位時間內發出的光量總和稱為光源的光通量。單位:流明(lm)。
◆照度:照度是光源照射在被照射物體單位面積上的光通量。單位:勒克斯(lx)。
◆平均壽命:指一批燈燃點,當其中有50%的燈損壞不亮時所燃點的小時數。國家標準不得
低于5000小時。單位:小時(h)。
◆壽命:燈點燃到燒毀或燃點至不符合標準規定的光通維持要求時的累計時間,單位為小時。
漢中亮迪照明專賣店
地址:漢中運達建材家居城C區119號 技術支持:成都九正科技